食品创新背后的安全风险
现在食品行业天天出新花样,新原料、新工艺越来越多,比如用奇亚籽做代餐、用昆虫蛋白做零食,还有低温慢煮、冻干等新工艺。但创新越快,安全风险也越难把控。以前的问题多是掺假,现在是新原料的安全性没经过长期验证。比如某品牌推出的昆虫蛋白能量棒,宣称高蛋白低热量,但昆虫养殖过程中有没有接触有害物质,人体长期食用会不会有副作用,这些都没有明确的标准。还有些企业为了赶新品上市时间,省略了风险评估环节,去年就有一款新出的发酵饮料,因为菌种没控制好,导致部分消费者喝了拉肚子,最后不得不召回。监管部门也在跟进度,去年就更新了 10 多项新食品原料的安全标准,要求企业必须提供至少两年的安全性试验数据才能上市。企业要是只顾着抢新品风口,忽视风险评估,早晚要栽跟头。
除非注明,文章均由 广西四方食品安全培训中心 整理发布,欢迎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