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企业的环保账:和安全是孪生兄弟

很多人觉得环保是 “花钱买排放”,和食品安全没关系,其实对食品企业来说,环保和安全是分不开的,甚至能直接影响成本和利润。比如某肉类加工厂,以前污水处理不达标,污水直接排到附近的河流,不仅被环保部门罚款 20 万,还污染了下游的农田,农户种的蔬菜吸收了污水里的有害物质,刚好又被这家工厂采购来做员工餐,导致员工集体肠胃不适,停工一周,损失了 50 万营收。这就是典型的环保问题反过来影响食品安全,最后让企业付出双重代价。​
现在监管部门对食品企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严,废水、废气、废渣处理都有明确标准,企业不得不投入资金建环保设施。比如某啤酒厂,花 300 万建了污水处理站,处理后的水不仅能达标排放,还能循环用于车间清洗,一年能省 12 万吨自来水,水费就省了 20 万;燃烧麦糟产生的废气,加装净化设备后,能达到排放标准,还能回收热量用于锅炉加热,一年又省了 15 万燃气费。看似花了大价钱搞环保,其实长期下来能节省不少成本,还能避免环保处罚。更重要的是,环保达标成了企业参与招投标的 “敲门砖”,比如某大型餐饮连锁企业采购食材时,会优先选择环保达标的供应商,因为这类企业的生产管理更规范,食品安全也更有保障。现在越来越多食品企业算明白了,环保投入不是额外负担,而是和食品安全绑定的 “必选项”,能帮企业规避风险,还能打开更多市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