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料涨价时,企业敢砍安全成本吗?
遇到原料涨价,食品企业压力就大了。比如今年大豆涨价,某豆制品企业以前一吨大豆 4000 块,现在涨到了 6000 块,一吨豆腐的成本涨了 800 块。是涨价得罪消费者,还是砍安全成本保利润?以前有些企业会选择后者,比如减少检测次数,或者用劣质原料替代,但现在大部分企业不敢这么做了。因为监管查得严,一旦被发现,罚款金额比省下的成本还多;而且消费者对价格虽然敏感,但更看重安全,去年某企业为了降成本用劣质大豆做豆腐,被消费者发现后,短短一周就流失了 30% 的客户。更多企业会选择优化生产流程、减少浪费来消化成本,比如某豆制品企业,以前生产豆腐时会浪费 10% 的豆浆,现在改进了工艺,浪费率降到了 3%,一年能省 100 多吨豆浆;还通过集中采购原料,拿到了更低的价格,虽然原料涨价了,但成本只涨了 10%,不用大幅涨价也能维持利润,安全投入反而成了不能动的底线。
除非注明,文章均由 广西四方食品安全培训中心 整理发布,欢迎转载。